Jointing's Archiver

子杨 发表于 2011-11-22 23:05

no51雷励中国

[i=s] 本帖最后由 Jasmine 于 2011-12-11 02:37 编辑 [/i]

作为新加入JMer,上周五和Jasmine请教很多关于公益,JM的事情。十分开心能加入到JM中来,当然比较快融入JM就是多多写稿和分享更多关于公益的东西罗。

   在Jasmine的鼓励和提醒下,打算发起关于雷励中国的选题。因为在一些活动中和陆丰详聊过2次,关于雷励中国的定位,组织架构,产品,价值观等等之类。陆丰开诚布公告诉过一些,对于雷励中国现阶段发展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陆丰提到过一些,也相互交流对雷励中国关于宣传,筹款等问题的看法。
  
    雷励中国作为发展型公益类型中的一个,在我接触公益一段时间以来,觉得它的各方面接触到的资源是不错的,比如:理事团有零点的董事长袁岳,唯众传媒的CEO杨晖,社科院的杨团等等在社会在有一定资源和影响力的人愿意为雷励中国提供相关资源。也比较好奇这些在“人精”为什么会乐意为雷励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呢?

   所以打算发起一个雷励中国的选题,思路大致如下:
  
**** Hidden Message *****


==========楼层目录
1# 选题发起缘由
2-4# 创始人及团队背景
5-9# 相关报道
10-16# 采访提纲相关

子杨 发表于 2011-11-22 23:13

创始人及团队

以雷励中国98年中国远征的中国队员作为中流砥柱,带领着一群充满理想和激情的义工,共同组建了这个生机勃勃的、崭新的团队

雷励国际是1978年由英国查尔斯王子发起,总部位于伦敦的国际青年教育型公益机构。雷励国际通过每年在世界各地举行10个以上的大型远征活动,为全球招募的雷励队员和义工提供深入偏远地区参与社会实践与野外探索的宝贵机会,使青年人在服务当地社区与环境的同时,增长技能,加强多种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在过去的24年里,雷励小组的足迹遍布全球超过40个以上国家的250个项目地,如阿根廷、智利,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委内瑞拉,阿曼,马来西亚等。



1998年,雷励国际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功合作,在中国首次开展了雷励项目,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名雷励队员和义工在山东和江苏两省参与建设了3所希望小学;在江苏的国家级麋鹿保护区,国家级丹顶鹤保护区,山东殷澄自然保护区修建了铁丝围栏,瞭望塔,饲养棚,步行道,小木桥等具有长久实用价值的基础设施;同时深入沂蒙山区开展了远足探索活动。


队员和义工的多元化是雷励项目的特色,在雷励的队员群体中,既有胸怀梦想,积极上进的普通年轻人,也有如英国的威廉王子这样关注民生,寻求回报的公众人物。

子杨 发表于 2011-11-22 23:14

1998年,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少年参加了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查尔斯王子发起的雷励国际联合主办的雷励中国远征行动。这群习惯于城市安逸生活的孩子第一次与荒野、自然和贫穷进行亲密接触。来自中国的大一新生陆丰第一次发现自己能在烈日下徒步几十公里,第一次认识到自己能为贫困地区的环保和建设做些事情。在陆丰看来,这样的远征,很“酷”,也很有意义。

十年后,陆丰和队友们已经成为活跃在各行业的精英,雷励之行在他们身上刻上了深深的印记。为了让更多青年享受挑战自我和履行社会责任带来的快感,陆丰和队友毅然辞去公职,创立了雷励青年发展计划(雷励中国)。他们引导青年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到野外挑战生存极限,在地处偏远的社区建设的幼儿园,诊所,清洁水源系统,在人迹罕至的保护区完成的瞭望塔,饲养棚,步行道......,通过野外探索、社区建设和环境保护完美结合,培养年轻人的自信心、责任感、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目前,该计划已经得到多家机构的支持,项目日益丰富,管理日趋完善,他们希望为更多青年提供机会,让他们在远征中完成自己的成人礼。

子杨 发表于 2011-11-22 23:15

[i=s] 本帖最后由 子杨 于 2011-11-23 09:51 编辑 [/i]

针对的社会问题:

当前青年群体普遍呈现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的特征。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青年群体需要进行多方面提升,突破自我。

模式及创新
[hide][/hide]
雷励中国是专注于发展中国青年自信力、沟通力、团队协作力,激发青年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的教育型公益组织。雷励给青年人创造成长的平台,引领他们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并突破自我,促使他们在知识、技能、性格、思想等各方面得到提升和完善

在中国重点城市,建立雷励高校小组,举办项目展示会,开展主题筹款宣传活动以及对雷励队员开展项目前培训、项目后评估等。在中国偏远地区,雷励小组开展“环保建设”、“社区建设”、“野外探索”三个项目相互结合、互为辅助的活动。

生态环保项目——在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地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辅助科学研究等活动,同时实现小组的自我管理,增强环保意识。

社区建设项目——在偏远地区参与学校建设,扶贫项目等活动,实现自我管理,并且深入了解当地人文与社区。

野外探索项目——在具有专业资格的领队带领下,按照事先考察的线路和步骤,探索广阔的大自然,加强对地球的了解,实现小组自我管理,成员间的深入沟通

创新:专注于通过有挑战性的野外项目来发展青年,这在大陆地区为首创。雷励的项目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区别于目前流行的助学或公益旅游项目,区别于商业化的拓展课程,区别于大多数关注做事的公益项目。通过为青年打造的不同项目,使他们得到成长,具备更好的公益观念和服务意识。

子杨 发表于 2011-11-22 23:19

2011届银杏伙伴候选人陆丰:勇于探索、正直担当、独立包容

南都基金会 2011年11月3日

  

双击自动滚屏 时间:2011-11-3 9:29:45  






    我是陆丰,来自雷励中国,今天晚上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我的心路历程。

    我要讲的故事当然跟雷励有关系,所以这个是我今天晚上要讲的一个目录。当然雷励有一些朋友和老师已经知道它的起源是在英国,1978年的时候英国的查尔斯王子创办了雷励,在1984年注册以后,全球45个国家做了260多期的远征活动,总共有超过3.2万名的雷励队员从其中受益,远征项目举办地共有1000多个社区跟环境,从当中受益。跟中国的故事以及我本人的故事是从1998年开始,1998年雷励国际跟中国青基会举办了在内地的第一期远征,我是其中的一名中国籍队员,在那个时候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娃,正在念大一,然后用10个礼拜的时间,经历了这段非常特殊的经历。在完成这个远征以后,我用3年又读完了本科,然后在上海的司法系统工作了7年,在2008年的时候终于还是忘不掉这个事情然后就出来了做雷励这个全职的工作。

    雷励当然是一个青少年发展的教育型的公益机构,我们致力于传播怎样的一种文化,我用了三个词,勇于探索、正直担当、独立包容的这样一个新青年的文化,我们用什么样的一种技术手段其实我们只有一种技术手段,就是远征的方式来做这个目标的实现。

    雷励给自己的定位是在学校教育和社会之间的一个桥梁,我想这张PPT,我可以很快就过去,因为在座的各位都是感同身受或者说已经认识很多。我们的远征项目时间有三个礼拜、五个礼拜、七个礼拜、十个礼拜这样的四种模式,参与者16到24周岁,他们会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会有我这样的普通的中国年轻人,会有英国的王公贵族,比如说威廉王子跟他的太太,也会有来自一些边缘的群体的青少年,我们同样会给他机会。

    在一个远征里面通常我们会有三个元素,也就是三个子项目或者说有社区的建设、环境的保护跟野外的探索。那么后面会有图片。

    在地点的选择上目前在内地来说是中国的贵州,在国际上有这么几个国家,大家注意到了都是在赤道沿线,而且它们还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在发展中的一个状态。

    接下来会有三张图片,这张图片是一个社区建设,来自我们今年的7到8月份在贵州举办的远征,我们的队员带了安全帽在修建操场,跟当地的施工队伍一起动手。这一张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项目,在贵阳的洪峰湖库区了,水库的边上,为得使当地的村民的生活用水的排放能够得到一个合格的标准,队员们正在跟当地的师傅的指导下,正在建设当地的人工湿地。

    这张是野外探索的一个场景,我们在领队的带领下,我们小组正在进行渡河,其实在这个水流的时候已经是比较地,大家如果有这个经历的话,你会感受到非常大的一个冲击力,这种方式是雷励的过河的技术手段之一,比较地稳定。

    三个要素,是我们得以实现人的发展的要素。

    要素一:首先这个小组是非常多元化的,可能在一个小组10个人里面有几种不同的皮肤颜色,所以它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人文的冲击。

    要素二:服务式的学习,队员们会参加我们的公益的建设,作出对社会的公益的服务。

    要素三:同时他又有体能上的、生活习惯上、人文思维观念上的种种的挑战。

    所以三者的结合,实现我们人的发展。

    在雷励的价值来说同样有三个层面,最核心的我们还是清楚地定位在人的发展,第二个是我们为当地修建的这个比如说围墙、水坝等等。然后是对整个社会。在雷励的四个流程,如果您想推荐您的亲戚和朋友来参加雷励,我们有4个非常清楚的流程。在2008年我们机构创立以来到现在,这个是我们的指标,9名全职,然后一直往上40名义工,140名的远征队员,800名的甄选远征队员。

    只引用许多远征队员当中的一位,他同样是跟我一样来自农村的一个娃,经历了1998年的远征,展开了不错的人生进展,也为我们国家做出了一点点小小的贡献,目前就职于博雅公关。

    我的最后一句话是引用一句话,一小部分有责任心并且敢于行动的人改变了世界,这是唯一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谢谢大家。

子杨 发表于 2011-11-22 23:23

2011年国际青少年发展峰会暨年雷励上海论坛在上海开幕
2011年9月10日-11日,2011 年国际青少年发展峰会暨雷励上海论坛在上海半岛酒店举行。

会议由雷励中国和青年家园共同主办,来自世界各国的雷励人和各级政府部门、国内外NGO行业、各大企业代表和长期关注雷励中国的媒体代表们共聚一堂,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在论坛上发表演讲,并进行分组讨论,和与会者共同探讨全球公益活动中的青年发展及公益组织品牌与市场工作、企业CSR共赢等议题。

9月10日上午,在著名主持人崔艳的主持下,论坛正式开始。雷励理事,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杨团、雷励国际CEO Stacy Adams、青年家园总干事郁进及雷励中国理事长,维众传媒总裁杨晖分别做了精彩的致辞,对从事公益事业的青年一代产生了莫大的鼓舞。

[color=Red]上午的主要议题是青年人在国际志愿活动中的发展。雷励各国社区和同样致力于青年人发展的伙伴公益组织黑苹果青年、AIESEC、SIFE、Bridging the Gap等分别分享了在各自工作中队员青年人在国际志愿活动中发展的经验故事。青年人发展中的种种收获和感动穿越国界和语言在会场中蔓延,会场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和会声的笑声。[/color]
下午的论坛换成了圆桌形式,与会的机构、企业、雷励的理事顾问、提供案例的雷励队员等被分到各个圆桌,与到场的雷励友人就“NGO工作中的品牌和市场”和“公益项目与企业CSR结合”两个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民主讨论一直是雷励的传统,在雷励的各个项目中,篝火前的防潮垫上,雷励队员每天都会对当天以及下一天的工作进行各种平等的讨论甚至争论,在思想的火花碰撞中收获成长。如今讨论的场所换到了环境优雅的五星级酒店,参与者也更加多元化,讨论的精彩程度却毫不逊色。

晚上六点开始的答谢晚宴是为了答谢在雷励发展过程中一直支持的雷励友人和合作伙伴。在晚宴中,雷励进行了年度义工、顾问、赞助人、企业伙伴、公益伙伴、政府伙伴、媒体伙伴的颁奖;雷励CEO陆丰做了今年贵州远征报告并包括了财务报告;雷励中国荣誉理事,英国驻上海总领事Brian Davidson和上海半岛酒店总经理Joseph Chong等做了精彩发言;雷励远征队员也通过各种节目和参与者进行了精彩的分享。晚会的最后,雷励队员邀请嘉宾一起组队,参加第二天下午(9月11日)在朱家角举行的Rush Raleigh朱家角古镇定向越野活动。期待9月11日的雷励各国社区合作会议以及Rush Raleigh朱家角古镇定向越野活动更加精彩!

子杨 发表于 2011-11-22 23:25

顾问层面人的感受

已经启程的远征
文 雷励中国顾问 汤文静

2011年8月,第一次以项目地资助人的身份,代表复旦大学同聚基金前往贵州雷励中国的远征营地探访。同行的有我们四位大学同学:来自欧莱雅中国的晓慧、百胜中国事业部的阿汤,HBS毕业后回国创业的StevePeng和瑞银亚洲衍生品的MD房东明。

我们都预想到这是一趟艰苦的旅程,尤其是东明,周五收工从台北夜飞深圳,隔天头班机飞贵阳,然后搭计程车和长途大巴,到达贞丰大本营已是下午五点,从贞丰再下项目地就没有大巴可以走的路了,狭窄的山路在黔西南的山峦间盘桓,我们一行和雷励中国CEO陆丰、来自瑞士即将前往日本求学的18岁青年Edward经历一番颠簸,终于到达了雷励今年远征的项目地之一 -- 小屯乡纳山岗村。

正值夕阳西下,纳山岗水库的湖面平静地倒映着一幅美景,大家甫一下车就惊呼起来,光辉的落日镶嵌了云的金边,预示着旅程中我们没有料想到的内容将次第展开。

1)纳山岗小学、秦校长,新老师

纳山岗村小就在水库边的小山岗上,暑假的学校操场很热闹,压土机轰鸣,穿统一服装的雷励队员身影活跃。秦校长站在施工材料堆旁接待了我们。他说:纳山岗的地理位置一直让学校非常头疼,学校除了一幢教学楼没有围墙,孩子们下课放学可以直接冲下山岗去水库嬉闹,这两年发生多次孩子溺水的事件。同时,学校也没有操场,和周围的村舍间是一块泥地,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天气干时却尘土飞扬。学校也没有任何体育用设施,没有厕所和洗手池,条件十分简陋。这次雷励将这里设为远征社区服务的项目地,带来了“新校园计划”,带来了50%的建设款(资金为雷励与当地教育局1:1配套,主要部分由同聚基金捐助),带来了生机勃勃的年轻人(雷励甄选的18--25岁的远征队员,大多数为城市长大的大学生),让他兴奋得好几晚睡不好觉。他拉着我们走到已经建好的一长段围墙旁,指给我们看矗立在山岗上的基础,基础段比围墙本身还要高!“我都没想到,这都是这群年轻人帮忙垒起来的!”再指给我们看旁边一小截颜色稍深的基础:“这是2008年我学校的老师用攒了5年的钱建的,就这么小一段,没钱了只能停下来,教育局也顾不过来啊。”他又指着跑前跑后照相的一个年轻人说:“这次分来了几位年轻老师,都是正规师范毕业的,加上雷励和你们,我到纳山岗位小学33年了,现在才觉得踏实点。”校长有点胖,因为知道我们来特地穿了衬衣,结果一脑门的汗,在夕阳下看得分明。我们都不语,和他33年的付出相比,我们捐的那点钱实在算不上什么啊!

2)营地、晚餐、篝火

看完建设中的学校工地来到营地,天已经快暗了。营地设在当地村民的家,房子前的平台上,村里的孩子已经聚了一大群在玩耍,每晚八点,雷励会给放假的小学生上课,孩子们从六点开始就会过来,边玩边等,今天是音乐课。队员的住宿条件和野外露营差别不大,虽然在室内,男女生各有一间,但没有床,只有睡袋和防潮垫。每天都有大厨在营地为大家准备三餐。一个小队10-12人各有分工,从营主、工主、安全管理、卫生到大厨,职位都是轮换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和体会。

篝火已经点燃,孩子们的音乐课也开始了,今天要在“You are my sunshine”的歌声中在篝火上烹饪晚餐!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客人,今天的大厨早早就忙开了,大家从工地回来一起帮忙,陆丰亲自上阵。借我们的光,今天有肉!宁波理工大的章伟是个高大帅气的男生,居然会烧好吃的温州小排。这一刻,篝火欢腾,炊烟袅裊,孩子们的歌声萦绕,一天的休憩还未开始,每个人仍在忙碌,却分外宁静而温馨。

开饭了!用专业的三盆进行碗筷消毒,我们捧着饭碗吃得好香!我注意到这些独生子女没有人抢食,打肉菜的时候非常迁让。今天大厨烧的土豆饼超级好吃,据说是前一队队友手把手教的,年轻人学得好快啊!Steve开玩笑说:年轻人学会了,我们以后都有饭吃了!陆丰看着我们吃,笑得很满足,他是98年雷励远征中国第一批队员,被雷励启发和影响,继而在2008年创办了雷励中国。年轻人渐渐成年,就这样把“服务中成长”的精神传承下去,去影响下一代的年轻人。

晚饭后围着篝火交流一天的工作,这里没有对与错,大家畅所欲言却必须做出决议。领队是来自英国的Dave,领队助理是个漂亮的女孩,也是雷励之前的远征队员,现在她是志愿者,她在讨论中的作用是提醒纪律流程和给予适当的指导,但并不帮队员做任何决定。今晚的焦点话题来自队员当天的社区家访,13岁的贵宏是聋哑孩子,从没有上过学,这次面对雷励队员,快70岁的老父提出来要带他去地市医院做检查,但希望有队员陪同。围绕要不要陪同,如果有未知的情况该如何处理,究竟如何能帮到他们,该如何持续帮助他,甚至队员来这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大家讨论了很久,最后表决10:2同意陪同看病!理由很简单:小善能够积大善,贵宏因为我们的关心会收获更多关爱,这就是最大的帮助。过程中我们这些大哥大姐也分享了很多,关于梦想和现实,关于领导力和责任感,关于成长,关于他们想知道我们也在思考的那些智慧和思想。。。

夜色很快就深了,天气越发凉爽。今晚就睡在屋顶的天台上,帐篷支起,在皎洁的月色下,一夜好眠。

3)捐赠、孩子、新校园

第二天的捐赠仪式八点半就开始了,一早从贞丰运来了一车的物资:20台电脑、一套校园音响设备、体育器材和棋类文具。孩子们闻讯都集合在校门口,看到车来就欢呼跳跃,很开心地帮忙搬运东西,看到电脑和篮球眼睛里都冒出了光。端详他们饥渴的眼神,我们又高兴又心酸。

Steve代表同聚致辞,他似乎也被深深感动了,向孩子、老师校长和学校,以及雷励队员鞠了四个躬。他说:是大家,让这件事真正地发生!现在纳山岗拥有了一个新校园,一个比以前更美好的校园!孩子们要珍惜!我心里想的是:每个在蜜糖罐中长大的孩子都应该来看看,不论是雷励的队员,我们,或者我们未长大的孩子,来看看这里发生的一切,向善的心自会懂得,我们都要珍惜,不是吗?

在恍然如瑞士美景般的水库边合影留念,我们婉拒校长的午餐挽留,乘车离去。黔西南的美景超出想象,这里的贫困超过想象,孩子们的可爱、雷励队员的能干与成长超过想象。作为资助人,亲眼看见资助的钱落地开花,看见别人的生活可能因此而开始改变,看到年轻人对我们的羡慕和敬重,心里却没有得意和优越感,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还有思考: 金钱在城市购买越来越贵的商品与服务是不断贬值的,而在这里似乎却放大了价值,这是因为什么?除了留下一个新的校园,我们还能留下什么?物质之外,留在人心上的东西,那是什么?

[color=Red]这趟行程给予我们几个人的收获远超出想象:美景、同学欢聚,不同一般旅行的体验,与年轻人的对话和碰撞,对中国偏远地区教育现状的了解。。。我们认识了雷励,雷励又启发了我们这些已到中年的人对公益的思考:授人以鱼不及授人以渔,雷励这种另类的成长教育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是宝贵的经历,它播下的种子将在年轻一代甚至更年轻一代的心里留下印记,这本身的意义将远远超过我们原来的理解。

中国的教育和公益事业,本身就是趟远征,任重而道远,雷励已经开始,就让我们也早日启程。[/color]

子杨 发表于 2011-11-22 23:28

参与远征人的感受

追求生命极限的荣光——记雷励中国2010年鄱阳湖远征第一支野外探索队
文/Echo



题记:“这是一辈子难忘的经历,每个经历过的人都多了一份绝对的自信与坚强,它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不要忘记前面还有路。”

7月28日凌晨,雷励中国2010年鄱阳湖远征第一支野外探索队——Alpha4(简称A4)在经历一番极限考验之后安全返回都昌县一中的大本营,等待他们的是工作人员准备已久的瓜果和饭菜,以及热情的雷励式欢迎。这支队伍是目前进行项目的四支队伍中首个进行野外探索的队伍,通过对武功山的穿越,他们的穿越路线及经历将成为后面三支队伍进行野外探索的重要参考依据,也可以说,他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当然,也就有了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极度的疲惫与劳累,但脸上洋溢着的却是旗开得胜的微笑。


第二天队员们吃过早餐以后,总领队Garrison召集大家在大本营外的地面上就坐,召开了一个轻松活泼的总结大会。根据工作人员预先设计好的问题,Garrison带领队员们一个话题接一个话题地展开对于此次探索的回忆,有太多难忘的人和事,有太多刻骨铭心的感受和心情,当然,还有太多逸闻趣事和欢声笑语。


艰辛——强度大,负重多,条件苦
此次野外探索路线是山西省境内有名的户外路线——武功山一线。2009年武功山入围“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景区”金奖,山体博大,景区面积360多平方公里,长约150公里,大部在江西省中、西部,从江西宜春向西南延伸到湖南茶陵。海拔1000~1500米,主峰白鹤峰(金顶)海拔1918.3米。而上山的三条线路中,沈子村一线路线复杂,是户外穿越的驴友们所偏爱的路线,途经沈家大院、发云界直至金顶,此次穿越正是走的这一线,当然有当地向导的带领。全程行走110公里,直线距离40公里,六天的探索中,每天至少行走六个小时。

由于A4是野外探索的先头部队,为了预防突发状况,所携带的装备和储备也很多,炊具、粮食、Columbia户外装备,每个队员的背包都是满满的,而两位领队所携带的最多。队伍里九名队员为18-24岁的年轻人,大多是从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这种户外经历对于他们来说是头一遭。第一天就在山林里纵穿30公里,在高强度和高负重下,很多队员的脚受伤磨破,以至每天早晚上药的时间都会花去半个小时。山林里穿越的艰苦也是他们从未想象更未曾体验过,路况复杂、天气多变,脚下踩着陡峭的山路,头顶雷电交加、暴雨倾盆,但行走从未停止。


说到吃饭问题,队员们一致回答,再也不想吃压缩饼干和面条了,因为最后几天剩下的储备只有面条和压缩饼干,吃得队员们自己都快成面条了。队员们也提出自己的建议,后面去探索的队伍可以不用带那么多面条,因为吃了没几个小时又饿了,最好带一些高能量的食物,巧克力、牛肉干、大米等。这些在今后三支的探索队伍中会进行相应的改进。





  

感动——领队的支持与鼓励
这支探索队伍有两位灵魂人物令队员们感动和铭记,那就是两位领队——胡旭东和孟庆
龙。


领队胡旭东,人称“鲍鱼哥”,70后老大哥,北京蓝天救援队工作人员,曾参加过08
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救援任务,户外经验丰富。鲍鱼哥沉稳可靠,亲切随和,貌似老大哥却常被年轻队员们“欺负蹂躏”,是队员们非常喜欢的出色领队。由于他带着旧伤,不宜负重太多、强度过大,因此他担任队伍断后的工作,而让队员们感动的是,每天他都会细细给每位队员检查受伤情况并及时处理,晚上休息时给大家讲解很多户外经验和急救知识,让这些大多在都市中长大的年轻人获益良多。用队员们的话来说,正是有鲍鱼哥的细心、稳重,让他们在最艰苦、最疲惫的时候都觉得安心,这是一种默默的厚重的支持,支持着他们穿越这条复杂的路线,穿越他们生命中的极限。


副领队孟庆龙,人称“大猫”,80后,有着3-6年户外经历,也是孟子的第七十三代孙。大猫虽然是在城市中长大,却受老爸这个老兵的影响,从小喜欢在山林里穿梭,喜欢亲近大自然。别看他年轻,人生经历和户外经验都非常丰富,“追求一种怒放的生命姿态”。他体能极好,因此在队伍最前头探路,负重也是最多,粮食大多数由他背负。而让队员们记忆深刻的是,在队员们一度疲倦不堪想要放弃的时候,大猫总会在前头大声唱歌鼓励大家,在队员们几乎连话都没力气说的时候,大猫背那么重的东西,还能大声地唱歌,大家知道,他是为了给大家精神的鼓励。大猫一路唱歌,《菜油花》,《娘子军》,《国际歌》,《游击队歌》,汪峰《怒放的生命》,等等,都在他嘶哑的嗓子里吼了出来——虽然歌声不敢恭维。或许,在若干年后,在走到人生另一个困境的时候,这些年轻人还能回忆起大猫歌声中蕴含的温暖与希望。


如果说鲍鱼哥是这支探索队伍厚重的依靠,那么大猫就是引领他们前行的“小橘灯“。队员们在谈到这两位搭配绝佳的领队时,年轻生动的脸上浮现出感激与感动的神色,闪烁的眸光中仿佛仍能看到那种安心、温暖和希望。




欢笑——互帮互助的“西游记”家族
在远征第一周的野外探索中,雷励中国A4这支队伍的所有队员在每天朝夕相处、同甘共苦中早已建立起了深刻的雷友情谊。每天的穿越行走苦不堪言,却也有滋有味,有泪水、汗水,也有成长收获和欢乐。


用他们的话来说,他们也是去“取经“的”西游记“家族,在翻山越岭中寻找自己要的东西。家族中也有啰嗦的唐僧,机灵的悟空,”好吃懒做“的八戒,忠厚老实的沙僧(不过是个女沙僧),还有帅气的白龙马,漂亮的白骨精……一路上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把“真经”取。而最令大家无法忘怀的,是家族成员互帮互助的情谊。这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在极地环境中发挥了原始人类共同协作的精神,互相搀扶、互相帮助,背东西、搭帐篷、做饭……每天在领队和队长的安排下将这些事务做得井井有条,团体合作的精神、互助友爱的情谊、苦中作乐的人生态度,这些都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


而“西游记”家族还有一个经典笑话,是关于鲍鱼哥的。那就是在穿越的第四天,队伍到达法云寺后进行休整,同时增加补给。几天没有洗澡的鲍鱼哥在客栈里没找到热水后,实在忍不住叫上两个队员拉着帐篷外帐来到清澈的小溪边,号召他们支起外帐做成个简易“浴室”,自己跳进去洗了起来,最后还忍不住把衣服也脱掉了。(说到此处队员们一脸窃笑,难道有女同胞在不远处参观?需知帐篷外帐是半透明的,影影绰绰的身影,实在引人遐想……)而令人喷饭的是,两位搭外帐的队员回到客栈后,发现有热水可以洗澡了,于是去洗了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留下鲍鱼哥一个人享受山涧溪水的清澈“凉爽”(山上温度极低)——悲剧!


收获——生命极限的荣光
在Garrison让大家给自己这次探索经历打分时,所有队员都给了4分以上(满分5分),在这一周的艰苦体验中,他们确实收获了不少,成长了不少,用大猫的话说,“这绝对是他们一辈子难以忘记的经历”。


不能忘记在狂风暴雨中徒步行走三个多小时,雨停后继续前行的艰辛;不能忘记雷电在头顶炸开的惊慌与失措;不能忘记肩膀的酸疼、脚后跟的疼痛、浑身蚊虫叮咬的奇痒;不能忘记压缩饼干与面条的味道;不能忘记互相搀扶却没有一个人扔掉自己背包的坚持;不能忘记拖着脚步机械行走到忘记思考的生存体验;不能忘记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似乎永远望不到头的征服旅程;不能忘记终于登上山顶那一刻的喜悦;更不能忘记等了两三个小时终于看到太阳破空而出的耀眼光辉!几天的行走,就为了那一瞬间的刹那芳华,那一眼的生命荣光!在这一刻,所有的艰辛,所有的疲惫,所有的汗水与泪水,都值了。


正如Garrison在座谈会结束时给大家小结时所说,经过这一番极限体验,相信大家对于雷励的四个精神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和感受:第一,Discovery,认识自己,探索世界——每个人总是在处于生命极限时爆发出自己的潜力,同时也对于生命、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或许能够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第二,Courage,勇于承担,敢于挑战——穿越的经历让每个人学会了承担自己的责任,学会了坚持到底,挑战自己的生命极限;第三,Integrity,诚实正直,关怀社区——雷励不是为了培训合格的建筑工人,木工,泥瓦匠和“驴友”(虽然会做很多相似的工作),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信仰;第四,Drive,热情主动,行动实践——雷励培训每个队员在一个团队中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实践行为引领年轻人成长。


经历过一周野外探索的A4,目前已经与A3交换任务,奔赴雷励中国2010鄱阳湖远征另一个项目基地——都昌县鄱阳湖候鸟保护区负责候鸟看护鹏的建设工作。相信经历过这样一番淬炼的队员们,在另一项工作中同样能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勇敢迎接生命中的每一个挑战!

子杨 发表于 2011-11-22 23:44

[i=s] 本帖最后由 子杨 于 2011-11-22 23:50 编辑 [/i]

南都:黑苹果青年项目的特点是什么?

[color=Red]    袁岳:黑苹果青年有几个特点,第一,它是重点针对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第二,重点鼓励他们积极地介入社会,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扶贫济困,不是一定要去支教、帮助残疾人才叫公益行动。如果一个女孩子很喜欢化妆,能把这种技能传播出去,这不也是公益吗?我们把这种方式叫做发展型公益,而把传统意义上帮助弱势群体的公益叫做济困型公益。其他国家关于公益的理念很宽泛,譬如做科学研究也是公益,建一所大学、一个博物馆也是公益,只是在国内把公益的范围缩得太小了。[/color]
   
  我把公益分成济困式与发展型两种,前者主要是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一同发展,比如扶贫、小额贷款、助残、帮助特殊病人群体、农民工维权等,后者如科普、美学推广、社交辅导、社区艺术、公益游学、博物、学术支持等。

子杨 发表于 2011-11-22 23:51

关于发展型公益的分析文章的有点少,欢迎JMer指点 !

Jasmine 发表于 2011-11-23 18:56

[i=s] 本帖最后由 Jasmine 于 2011-11-23 19:15 编辑 [/i]

非常有行动力呀,赞一个!~~

我的建议如下:

**** Hidden Message *****

子杨 发表于 2011-11-23 22:17

[i=s] 本帖最后由 子杨 于 2011-11-23 22:24 编辑 [/i]

**** Hidden Message *****

Jasmine 发表于 2011-11-24 01:59

[i=s] 本帖最后由 Jasmine 于 2011-11-24 02:04 编辑 [/i]

[b]回复 [url=http://www.jointings.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410&ptid=463]12#[/url] [i]子杨[/i] [/b]


    **** Hidden Message *****

子杨 发表于 2011-12-3 21:38

[quote]回复  子杨


    **** 本内容被作者隐藏 ****
[size=2][color=#999999]Jasmine 发表于 2011-11-24 01:59[/color] [url=http://www.jointings.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414&ptid=463][img]http://www.jointing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好!这周和他非正式的聊了下~~也提了下采访和口头介绍了JOINTING,下周细化些采访提纲,最近他们有甄选营,到时争取去实地体验下!

Jasmine 发表于 2011-12-11 02:31

提纲草案

**** Hidden Message *****

Jasmine 发表于 2011-12-11 02:32

文章思路建议

**** Hidden Message *****

子杨 发表于 2011-12-20 23:19

[i=s] 本帖最后由 子杨 于 2011-12-20 23:21 编辑 [/i]

[b]回复 [url=http://www.jointings.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504&ptid=463]16#[/url] [i]Jasmine[/i] [/b]

  恩,  好的,收到,谢J提示~雷励的下一阶段筹款和远征,分享是明年才开始的,找个雷励小盆友来写角度很好,不过目前写雷励的文章还真的很少。我先针对你给我的关于公益创业,社会企业等问题链接,从这个角度来和陆丰聊聊,写些东西哈~

子杨 发表于 2012-2-2 13:35

新青年“远征军”:在改变着越来越多的青年
2012-01-16 08:40   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条,    我有话说
  “雷励国际”远征者在边远地区开展保护环境、服务社区等行动,同时发掘个人潜能


  远征队员在参与活动中。

  野外探索溯溪——每个人都相互扶持。

  远征队员在项目地协作挖地基。
  1978年,英国查尔斯王子、威尔士亲王和约翰上校共同发起了一项取名“德雷克”的行动。两年时间里,有414人选择了当年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曾走过史诗般的路线,乘坐风眼号参加了环球航行,并在途经16个国家时进行环境保护、社区建设和野外探索等活动。德雷克行动非常成功,在其基础上,一次规模更大、更雄心勃勃的雷励行动很快诞生。这本是一个为期四年的计划,却因参与者的热情和期待而成为了长期持续的、着重陆地远征的活动。这便是雷励国际的前身。

  时至今日,已有超过32000名来自不同背景的青年人参加了雷励国际在45个国家的260多个远征项目。这其中就有英国威廉王子,也有来自中国的普通青年。

  1998年,陆丰还是一名普通大学生。一次机缘巧合,他参加了雷励国际设在中国江苏、山东两省交界地的远征项目。谁也没有想到,十几年后,陆丰却成了“雷励中国”C EO.这项“一生必须要有一次的宝贵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在改变着越来越多的青年。

  一场微缩版的远征

  1998年,雷励国际(下称“雷励”)正式进入中国。作为一家致力于青年教育的公益组织,雷励从一出生就带有航海家的视野、冒险家的精神,还有一点英式的优雅和细腻。

  培养勇于实践、乐于挑战、具有开创精神和全球视野的青年一代,这是雷励的使命。倡导“探索、勇气、正直、魄力”,这是雷励的理念。具体来说,远征者必须在边远地区的项目地共同肩负起保护环境、服务社区的使命,同时也要发掘自己的潜能,探索丰富多彩的世界。

  根据项目地实际情况,远征包含环境保护、社区建设和野外探索三项行动内容,通常持续4至5周。队员们要在荒凉野外扎营生活,帮助当地居民完成修水池、挖地基等基建工作,同时还要进行诸如徒步、攀岩、溯溪等户外运动。

  当然,要想加入远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你必须通过甄选营的选拔。每年,雷励会在上海、武汉、广州等地陆续举办甄选营,报名者必须在33小时封闭训练中,通过一系列任务后才能获得远征资格。而甄选内容实际上也是一场微缩版的远征。“如果远征是一顿法式大餐,那么甄选是一道开胃菜。如果远征是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那么甄选只是Say H ello.所有不以远征为目标的甄选都是耍流氓!”尽管甄选内容高度保密,但在雷励的网络社区里,雷友们还是喜欢如此“剧透”。

  其次,远征需要缴纳一定费用。根据2011年雷励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队员每人缴纳4000元,义工每人缴纳2000元。这笔费用的75%用于项目运作,包括工具购置、交通、通讯、义工和队员培训、安全保障等;15%用于项目推广,包括与政府部门及各机构的联络、城市小组接洽、网站维护和渠道推广等;10%则用于机构运营,包括行政和人力成本等。要特别说明的是,雷励要求个人缴纳经费中至少要有20%来自个人筹款,且参与者必须与“雷友”们分享自己的筹款经历。通常队员要求18-24周岁之间,而义工则要求25岁以上,具备一定工作经验或相关专业技能,主要起到督导作用。

  对青年而言,参加雷励无疑在体能、心理、经济上都是一个巨大挑战。实际上,最终能怀着各式各样的梦想踏上征途的年轻人也是凤毛麟角。如果广州地区有35名选手报名,有25人通过了甄选,那么真正有勇气背上背包加入全国远征者不过2-3名。

  “立体式”行动

  十几年前,张振辉曾与陆丰一起参与雷励国际,如今他已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作为雷励中国的联合创始人,他至今仍记得,当年150个“国际雷友”既有像他一样的黄皮肤大学生,也有蓝眼睛的外国小伙,有身体残障者,也有未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

  参与者“多元化”是雷励的一个核心价值观。不论性别、年龄、发展阶段、是否残疾、性取向、宗教、文化有何差异,来自四方的人都能平等参与雷励。当来自不同背景的人相聚一起,其实已起到战胜歧视和社会排斥的作用。例如,在项目地上,雷励往往倾向于选择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边远地区。在组织设计上,雷励会把远征分为上下两个阶段,一旦上半段结束,九组分别在环境保护、社区建设、野外探索三个子项目下行动的队员就要全部打散,按照一定规则重新编排。每天每组队员中要民主选出组长、厨师、文艺委员等5个关键职务。这不是一项单纯的户外拓展,而是一项集多种体验于一身的“立体式”行动。

  去年,曾参与贵州远征的刘忠旭如此说,在雷励,你可以自由地表达观点。雷励鼓励各种形式的提问,也捍卫你上诉和质疑的权利。你可以听到丰富离奇的筹款经历,可以想到五花八门的生火做饭方法,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碰撞,可以交到形形色色的朋友,也可以在项目地开展你的公益计划。每个人都怀着不同的目的加入雷励,然后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当然,与国内青年中呼声较高的A IE SE C、赛扶等同类发展型组织相比,雷励还是多少显得有些“小众”。其目前影响范围也大多局限国内一线城市的高校内。张振辉认为,这是一个发展时间和操作技术层面的问题。现在雷励已经开始走进农民工子弟学校、吸纳网瘾青年,甚至开办了12-15岁的少年营。

  埋在心里的种子

  不追求数量上的扩张,却有质量上的保证。几乎每一位“雷友”都能说出一个动人的故事。

  至今,张振辉依旧记得在雷励国际的点点滴滴:他在做建筑设计时,会唤起他对雷励远征把开阔的想象力与致密的执行水平完美结合的赞叹;在就要顺手把东西扔向路边花花草草时,他会想起Trekking扎营时挖成撤营后需掩埋的厕坑……

  为了能筹到远征经费,刘忠旭和队友们摆过地摊,800件T恤卖出了400件,也在广州大学城黑铁时代酒吧筹办过四佬民谣演唱会。同样执着的还有来自重庆的大学生吉东明。这位小伙坚持给学校宿舍送水,每桶挣8毛钱,一年后他不但自己筹到了经费,还给雷励捐出了一部分。喜爱摄影的章伟在贵州布依族山寨远征时,发现不少村民家中从未拍过照,索性当上了公益摄影师,一口气拍了20多户人家。还有来自深圳的雷子,他带着队员来到项目地准备在学校后面修地基,由于物料没有跟上,队员们很失望,有女生当场气哭了。但大家没有放弃,硬是靠着借来的工具把活干了起来。

  “说不清楚雷励到底改变了我什么。但是在每个人心中都埋下了一颗公益的种子。”广州雷友会的负责人刘忠旭如此说道。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周执

  ■对话

  受益者付费

  南都公益周刊:你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什么?

  陆丰:许多人会问,你为什么来做雷励?我被问时,当时我是在上海当公务员,人们认为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他们很惊讶我做公益。但其实很简单,我想做一件老了也不会后悔的事。

  南都公益周刊:像户外探险之类的项目,如何确保安全?

  陆丰:不是探险,而是野外探索,不偏重高难度的户外项目,而是着重于这个过程中对内心的探索和团队的协助。在实施过程中,会选择安全、成熟的路线,并做好充分的前期考察和安全评估等。去年,每个队员和义工都购买了50万元赔偿额度的保险。在整个过程中,雷励以相关制度与法律来约束参与者和机构自身行为。

  南都公益周刊:您能解释一下雷励为何向义工收取费用?

  陆丰:雷劢是发展类教育型公益组织,注力参与者的发展,包括队员及义工,另外是对项目社区及环境的改善。传统式慈善是一种“人道主义救援”,例如,派发粮食、药品等,一般无需受益人付费。发展类公益行动,机构按照“受益者付费”的原则,需要受益人承担部分费用,具体到雷励来说,筹款环节已成为受益人经受锻炼的环节。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